人的角色身份总是处于不同的变换中。
是爸妈的孩子,是子女的父母……
过去10余年,我是患者的医生,而现在我成了医生的患者。
昆明同仁医院普外科董医生:在四年前医院组织的体检中,我发现自己有胆囊结石,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,我对胆囊结石再熟悉不过了,但由于当时的结石小于1cm且黏膜光滑,平时工作也较为繁忙,我没多想就选择了继续观察。
但没想到,四年后结石逐渐增大,身体也开始不断地向我发出求救信号,上腹部有时还会出现闷胀不适、绞痛等症状,并且疼痛反复发作,频率也越来越高。
为了告别疼痛,我和我的同事们选择了科室最擅长的“武器”—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,与结石、炎症搏斗。胆囊切除是当前治疗有症状胆囊结石最主要的外科手术方法,其中,腹腔镜胆囊切除由于损伤小、恢复快、美观微创,成为当前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“金标准”。
手术后的第三天,我就已经换上白大褂,继续投入到工作中。
通过我的这次亲身经历,我想提醒大家:当身体出现“小问题”时,切勿拖延,尽早治疗才是真理!因为胆囊结石发作起来是真的疼疼疼啊!
除此之外,我也为大家总结了五种必须要进行治疗的胆囊疾病,给大家作参考。
01、胆囊炎反复发作的胆囊
胆囊结石的存在会把胆囊出口堵住,导致胆汁不能顺利排出,而把胆囊“憋大”,引发胆囊炎。胆囊炎反复发作会让胆囊壁逐渐增厚,加上结石反复摩擦胆囊壁,增加了胆囊癌的发生几率。
02、可能继发胆总管结石的胆囊
胆管炎患者的胆囊内往往含有很多小结石,这些结石都可能再次落入胆总管中。因此,想要避免胆管炎反复发作,只有把胆囊中的结石清理出来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。
03、可能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胆囊
大的结石堵在胆囊出口,小一点的堵在胆总管,那么更小的呢?这样的结石称为“泥沙样结石”,它们有可能会堵塞在胆胰管共同开口处,诱发胆源性胰腺炎。
04、无功能的胆囊
一些患者的胆囊炎虽然没有发作过,但是胆囊里已经全是结石(充满型结石),胆汁很少或几乎没有;还有部分患者由于胆囊壁过度增生增厚,导致胆囊腔几乎消失(胆囊腺肌症)。
这两种情况下,胆囊几乎没有胆汁可以进入,胆囊没有了储存浓缩胆汁的功能,成为了“无功能胆囊”,若是继续留着,还可能会导致胆囊癌变,得不偿失。
05、有息肉的胆囊
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需要切除胆囊。当胆囊多发息肉、单发息肉直径小于0.5cm时,只需定期复查即可;而当胆囊单发息肉直径大于0.7cm,并发现宽基底时,就需要考虑切除胆囊,以防止胆囊恶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