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的三大表现,你了解吗?不少先天性心脏病房缺病人没有症状,体征也不明显。虽然寿限有所缩短,但通常有一个较长的无症状期。大多数病人到40岁以后出现症状,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。主要表现为:左→右分流再加上与年龄相关的左室顺应性下降,使病人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,心力衰竭。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可诱发心力衰竭。长期左→右分流引起肺动脉高压,也可引起劳力性紫绀、咯血、胸痛。
典型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的表现:
1.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宽的固定的分裂;
2.肺动脉瓣区杂音(因通过肺动脉瓣的血流增加);
3.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伴右室大(V1R增高);
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后期肺动脉高压可引起紫绀,杆状指,肺动脉瓣P2高调,三尖瓣返流,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常合并二尖瓣脱垂,二尖瓣区可闻返流性杂音,喀喇音,不少病人有房早。
那么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可否进行活动?据相关资料显示,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患者根据病情;酌量运动。
目前只有手术治疗才有可能彻底治愈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,因此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房缺患者若无重度肺动脉高压,则应能手术的话尽早选择手术治疗为好,以免心脏进一步扩大而出现缺氧及心功能不全加重。成年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一旦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,则失去手术治疗机会,病情将极不乐观。